SMILE 樂活地帶's Archiver

Rhoda2464 發表於 2010-2-6 17:36

漢字與設計

漢字的起源、發展與形式美
  漢字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聰明才智的結晶。中國文字的創造是依照自然物的形象而形成的象形文字。我們都知道,古代文字的產生,是借自然萬物之形改造而成的,其實它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博采眾美。人類開始造字,是在對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有了深刻的觀察後才體現出了他們的審美觀念,所以才能博采眾美,合而為字。藝術是自然美和人類生活美的集中體現,古代創造的文字,既是博采眾美而合成的,自然具有相當的藝術性。造字就是由自然美創造為藝術美,儘管古代人民具有高度的藝術創造和審美觀念,但還沒有明確地意識到這個罷了。歷代書法評論,多是以自然美和生活美來形容某一書體或某一人的書法風格特點的,歷代有不少書法家就是由於感受到自然美和生活美,而使他們的書法起到了突變。書法家王羲之從白鵝游水中學到了書法真境,“草聖”張旭也是從草中蛇行,老嫗掃路避讓行人中明白了行筆運墨之理的。
  漢字是源于自然的,它的精髓源於自然美和人類生活美。漢字最初的形態——甲骨文具有早期的文字符號特徵,字體結構有較強的工藝特點,強化了線的造型。其字體骨架堅實有力,結構求均,線條流暢。甲骨文還強調線的規律性、符號性和象形性的統一,以實現創作者和接受者審美心態的滿足。這種造字觀念與中國人的哲學觀念、生存觀念有相似之處,都強調主體的中心位置和由此產生的穩定感。金文作為青銅器銘識裝飾,渾厚的字體風格與厚實穩定的器具相協調。金文的字體構成勾畫了物象的形象化特徵,促進了以線造型的中國美術體系,拓展了人類的知識結構和審美領域。秦統一中國後創造了小篆。小篆的線條帶弧形,圓轉而勻稱的線條略帶橢圓,極其整齊。“隸書”在漢代才成為正式字體。用點、橫、豎、撇、捺等筆劃轉寫隸書所發生的變化——“隸變”使漢字進一步變為純粹符號性的文字。“楷書”成熟于東漢末年,漢字方塊字的外形正式定型。就其方正構成上講,具有高度嚴謹的條理與比例,體現著嚴肅、莊重、理性的空間構成關係。其後的“草書”、“行書”都是由其快寫而成。筆劃線條應用在字的不同部位而形態各異,追求在直線、曲線、弧度上的對比、曲直而形成節奏感與韻律美的協調佈局。
  所以說漢字本身的形式美是中國人審美的體現,那就理所當然地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趣味,這也是一種設計的美。
漢字的內涵美
  作為字,其傳達性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民間漢字藝術在產生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多方面思想觀念的影響,基本上呈現出中華民族對生活的樸素追求和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遵守。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追求吉祥、嚮往美好生活的祈福觀念。祈福觀念表現出人們希望與自然共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中國傳統的生存態度。從民間漢字圖形裝飾的內容上看都是民間藝術的吉祥主題與漢字字體結構結合。中國民間美術的漢字藝術中大量的例子證明了這一點。“福祿壽喜”是最普遍的創作元素之一。“福”字圖案樣式繁多,常與諧音的蝙蝠、天官等圖案組合而具有不同的寓意。在字形構成上,有百福字組成壽字圖案,字中有字,寓意“百福捧壽”。傳統題材中以福字為創作題材的還有“十福來朝”、“五福臨門”、“五福捧壽”、“天官賜福”等。“祿”字在民間寓意發財。“祿”字的書寫具有較強的裝飾性,在祿字圖案中常把偏旁寫成站立的鹿,右邊則用搖錢樹、元寶表示,寓意長壽發財。“壽”一直是人類追求生存願望的象徵,還是中華民族敬老祝福表達孝悌的象徵符號。“喜”是喜慶、喜氣、幸福的象徵,被應用到各種婚俗情趣和寓意中。常與龍鳳呈祥、鴛鴦戲水、喜鵲登梅等圖案結合。雙喜字把一個字重合創造,打破了漢字單純的可識性而強調其裝飾性,已被廣泛應用,成為漢民族婚嫁的裝飾性標誌。
  民間的漢字藝術造型表現了民族集體的生活理想與價值取向,同時也包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理解這些觀念有助於進一步表達漢字設計中“意”的傳達,使其更加具有文化韻味。對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質的頌揚、對人與社會和諧關係的理解、對人生的態度,在很多民間的漢字文化作品中都能得到體現。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